返回

朕这一生,如履薄冰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29章 请周亚夫开始表演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了要有彻侯——至少也得是关内侯的爵位之外,还得先在‘亚相’御史大夫的位置上,坐到上一任丞相老故,或是被罢免;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而要想成为‘亚相’御史大夫,又得在九卿之首的内史之位上,先证明一下自己。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这个逻辑很简单:内史的职权范围,覆盖关中的军、政、农、商,乃至于治安等种种方面;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毫不夸张的说:内史,几乎就是权力限于关中范围内的小一号丞相。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而‘亚相’御史大夫,又是天然的丞相候选人;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当丞相或因老故、或因被罢免而出现空缺时,除非有人半路杀出,否则,御史大夫几乎就是丞相的第一顺位继任者。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所以,要想坐上御史大夫的位置,成为丞相之位的第一顺位继任者,就得先在内史任上证明一下自己——证明自己能做好‘关中的丞相’。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做得好‘关中的丞相’,才有成为整个汉家的丞相的能力。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除此之外——除了在内史任上证明自己,能做好‘关中的丞相’之外,内史要想升任御史大夫,也同样要等职务出缺;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而要想成为内史,除了同样要等内史职务出缺外,还要先成为九卿。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做了九卿,并且做出了成绩,甚至还要展露出相宰的潜能,才有资格小升半级,成为九卿之首的内史……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这么一连串前置条件算下来,先做九卿,再做内史,然后升御史大夫,最后再等丞相老死——于此同时,还要祈祷不会有人意外杀出……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毫不夸张的说:这一套职务轮转流程,完全是以‘丞相老死/被罢免’为启动信号的。�6�9�6�9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——现有的丞相没了,御史大夫才能去掉‘亚相’的‘亚’字;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——御史大夫做了丞相,证明过自己能做‘关中的丞相’的内史,才能递补为御史大夫;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——内史做了亚相,九卿其他位置的人,才能角逐空出来的内史一职……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而这套运转流程中,唯一可能让御史大夫,无法如愿去掉‘亚相’的‘亚’字的,则是汉家另外一个政治传统。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凡丞相正常离任(过去基本是故老任上),都是可以在离任之前——即临终之际,向天子举荐自己的继任者的。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绝大多数情况下,天子也会采纳这个人选。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至少有汉以来,还没有发生过丞相辞世前举荐的人,却没有被天子拜为丞相的先例。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在这个前提下,一旦丞相离任前举荐的人,不是现任御史大夫,那便是御史大夫们最担心的‘有人意外杀出,抢了我的相位’的状况。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意识到这一点,百官朝臣又纷纷将各异的目光,撒向东席次坐的御史大夫:开封侯陶青身上。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能力一般,德行一般,哪儿哪儿都突出一个中庸。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若单只是如此,那倒也没什么。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——当年,北平侯张苍被先帝罢相,先帝拿出申屠嘉这个备选方案时,朝野内外也都觉得御史大夫申屠嘉怎么看怎么平庸;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好歹比起当年,仅仅只是关内侯的爵位,还得先帝临时进封为彻侯,才能顺利拜为丞相的申屠嘉,陶青至少本身就是彻侯。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但让此刻的陶青,不免有些忐忑的是:陶青这个御史大夫,是当今天子启当年,专门给内史晁错找的提线木偶……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天子启要削藩,内史晁错冲锋陷阵,却无法仅凭一己之力,与身为百官之首,却反对《削藩策》的丞相申屠嘉抗衡;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于是,天子启就给晁错找了个提线木偶:御史大夫陶青。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以九卿之首+亚相的组合,才勉强得以和丞相申屠嘉分庭抗争,从而顺利推动《削藩策》。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而现在,晁错已经身死,申屠嘉告老在即。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最有资格成为申屠嘉继任者的御史大夫陶青,却曾经在晁错的指挥下,对申屠嘉发起过疯狗般的撕咬……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“丞相心意已决,朕再三挽留不得,便也不再强求了。”

    �6�9�6�9“——丞相先前说,在长安呆习惯了,希望可以在离任之后,继续留

第129章 请周亚夫开始表演(3/5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